繁体 简体
微信公众号
郑好办
河南社保
掌上12333
网络安全宣传手册:守护数字世界的安全之门


在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的今天,网络安全关乎每个人的隐私、财产与信息安全。以下从常见风险、防护措施、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,为您筑起网络安全防线。

 

一、警惕网络中的“隐形陷阱”

 

1. 钓鱼网站与链接

 

不法分子仿冒银行、电商等正规网站,通过邮件、短信发送虚假链接。一旦点击输入账号密码,个人信息将被窃取。例如伪装成银行“系统升级”的短信链接,诱导用户登录虚假网银。

 

2. 恶意软件与病毒

 

下载不明来源的APP、文件或点击弹窗广告,可能植入恶意软件。它们会悄悄窃取通讯录、支付密码,甚至远程控制手机,如勒索病毒锁定设备后索要赎金。

 

3. 社交诈骗

 

利用社交平台伪装熟人、客服、公检法等身份,以借钱、退款、涉案等理由行骗。还有“杀猪盘”通过网恋获取信任后诱导投资诈骗。

 

4. 数据泄露

 

在非正规平台注册账号、参与扫码活动,个人手机号、身份证号等信息可能被打包出售,导致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。

 

二、网络安全防护全攻略

 

1. 密码管理

 

- 设置强密码:采用“大小写字母+数字+特殊符号”组合,长度不少于8位,如“Ab@123456#”。

- 避免重复: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密码,可借助密码管理器统一管理。

- 定期更换:重要账号每3 - 6个月更换一次密码。

 

2. 设备与软件安全

 

- 及时更新:手机、电脑系统及软件保持最新版本,修复安全漏洞。

- 安装防护:使用正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,定期全盘扫描。

- 谨慎连接:不随意连接公共WiFi,如需使用,避免进行支付、登录敏感操作。

 

3. 网络行为规范

 

- 核实信息:收到陌生链接、邮件,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真实性,不轻易点击。

- 隐私设置:社交平台关闭位置共享、敏感信息公开等功能,限制陌生人访问权限。

- 安全下载:仅从官方应用商店或官网下载软件,不扫描不明二维码。

 

三、全民共建网络安全防线

 

1. 企业责任:加强数据加密与服务器防护,定期开展安全演练,保护用户信息安全。

2. 教育普及:学校、社区组织网络安全讲座,提升公众尤其是老年人、青少年的防范意识。

3. 举报监督:发现网络诈骗、恶意软件等线索,及时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等渠道举报。

 

网络安全无小事,防患未然靠大家!让我们从每一次谨慎点击、每一个强密码设置做起,共同营造安全、清朗的网络空间。如有疑问或遭遇网络安全问题,可拨打全国反诈热线96110咨询求助。